皇冠比分网_澳门皇冠足彩-体育*在线

图片

我心中的“闽大魂”

作者: 编辑:王培林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2-28 阅读:

 

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精神: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说,人的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品性,一种气节,也是一种信仰。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闽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革命先辈们勇往直前、不畏牺牲、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前进。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应该将爱国精神转化为行动,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用所学知识、掌握的技能、实际的行动服务于社会。

如果说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那么学校的精神就是“校魂”。陶华坤指出,校魂是学校的精神文化。“所谓‘校魂’就是具有鲜明特色的,被广大师生认同的,在学校发展的全过程中,指引学校前进方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追求。它是学校发展力量的源泉。”“学校发展中的管理,涉及三个关键要素:校长、制度、文化”。[1]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思想之魂。”[1]校长的教育价值观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校长的思想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精神文化的风向。[2]民国时期的许多大学校长之所以成为真正的教育家,不仅在于自身突出的学术水平,而且在于其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贯穿始终的崇高而忘我的人文精神。蔡元培崇尚自由,树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新风,就是北大百年的校魂[3]

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校魂”的具体体现。“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影响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关键。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闽大”的校训是弘毅笃行、技精业成 ”。“弘毅笃行”是完成“进德”“修业”两大任务所应有的精神和态度,“技精业成”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闽大”的校训来看,“精神”是第一位的,“立业”是第二位的,体现了“思想”对“行为”的指导性。

我心中的“闽大魂”包含民主、公平、诚信的校风,坚持从严治校健全校规,树立风清气正的校风,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它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它确保每位师生受到公正的对待,它践行自己的承诺。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了演讲《讲故事的人》。他通过回忆小学同学事件,表达了对那位同学的歉疚之情,并发出感悟——“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面对虚伪,面对邪恶,怎样才能保持自我的本真,不同流合污,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真、善、美”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倾听内心的声音,回归生命的本真,坚持自我,坚守原则和底线。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指出,大学的第一要素就是师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闽大”教师应该以高尚的师德情操,诠释“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师德风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思想启迪、文化滋养和技能锻造,培养“一技在手的现代阳光工匠”。

如今的“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富于创新,但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冲击,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多媒体时代,不少学生成为了“低头族”,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利用一些优秀视频,如“百家讲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放下手机,抬头听课。学院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深入农村或城镇贫困地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使他们获得感性的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学院可营造“诗书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带头阅读,用自身的行动带领学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并利用“读书会”等形式,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形成人人爱阅读、人人爱学习的良好学风。

总之,校长、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构成“校魂”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茅盾在《风景谈》里谈到“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而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成为“风景”的主宰。同样,“闽大魂”的锻造需要广大师生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可谓是“卯足精神铸校魂,立德树人育英才”。

 

参考文献:

 [1]陶华坤.教育家:思想的接生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6-50.

 [2]金月明.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157-159.

 [3]布衣.民国校长[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6.

 [4]360个人图书馆.[EB/OL].[2015-12-21].

 

(来源:教育系 罗瑜珍